一、概念: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公共场合或社交中过度恐惧或担忧,并为了避免害怕的情况发生而尽力回避的一种精神障碍。
二、原因:
(1)遗传因素
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有较高的患病率。
(2)心理因素
总是担心被拒绝,自尊心比较强,对自身外能力没有信心。
(3)家庭因素
有的儿童从学龄期性格受到压抑,长期处于被逼迫的状态,慢慢的走向了心理扭曲,或者是不接触社会,没有社交的技能,又或者是父母亲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4)社会因素
本身与人交往是受到的挫折居多,社会环境压力大,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5)性格因素
性格内向,平常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和人交往别人会看出自己的某些缺点,因而回避社会,形成了不愿与人交往的性格。
(6)思维方式
过分的完美主义者受到挫折造就了社交恐惧症。
三、症状:
(1)患者常表现为显著而持续地害怕在公共场合可能出现的羞辱和尴尬的社交行为。
(2)患者常过度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并对自己的社交行为予以负性评价。
(3)患者在相应的社交场合中持续紧张或恐惧,若患者处于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时,即更加紧张不安,甚至眼神躲闪,不敢抬头与人对视。
(4)在某些极端情形下,患者拒绝一切社交活动,进行自我社会隔离。
(5)生理上会有说话不流畅、脸红、心慌、出汗等表现。
四、克服方法:
(1)森田疗法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消除思想矛盾,并对疑病素质的情感施加陶冶锻炼,使其摆脱疾病观念,针对精神交互作用这一症状发展的机制,顺应注意、情感等心理状况来应用些措施,并按照患者的症状和体会,经常使之体验顺从自然。
(2)认知疗法
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患者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3)暴露疗法
让患者想象或者直接暴露于自己最恐怖、最焦虑、最担心、最害怕的情景当中,用以迅速的矫正患者对于自己恐怖、焦虑或者担心、害怕的错误认识,并且消除由这些刺激引发的习得性焦虑、恐怖以及预期的焦虑、恐怖等。